大马哈鱼一生的故事,好吃的三文鱼跟大马哈鱼是什么关系?作者:欧耶姜九州故事万花筒狭义上的“三文鱼”原指大西洋鲑鱼,特别是挪威、智利、苏格兰等地的北大西洋鲑鱼,国内市场上的“真三文鱼”一般就是这种。后来把太平洋鲑鱼的一些品种也叫做三文鱼,大马哈鱼就属于太平洋鲑鱼。有些假冒的三文鱼比如“淡水三文鱼”可能是虹鳟,因为淡水鱼寄生虫会比较多所以生吃有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大西洋鲑鱼和太平洋鲑鱼在分类上都是鲑科,在生殖洄游模式上主要的区别是大西洋鲑鱼是一年洄游一次,一生可多次洄游产卵,而太平洋鲑鱼终生只洄游产卵一次。这可能也是用他们做生鱼片口感有区别的原因之一,不同的洄游形式决定了他们的肌间脂肪含量不同。研究饥饿对太平洋鲑鱼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饥饿32日,对太平洋鲑鱼存活率无影响,在饥饿时,鱼体首先利用肝糖原和脂肪,其次以肌肉脂肪作为能量物质。也就是说大马哈鱼这些太平洋鲑鱼,饿一个月对存活率没影响,但是会消耗肝脂肪和肌肉脂肪作为能量来源。大西洋三文鱼因为一生可以洄游好多次,所以不需要消耗肌肉脂肪,结果就是大西洋三文鱼肌间脂肪含量高,口感更润,更适合做生鱼片。说起大马哈鱼名字的来历还有个唐王东征的传说故事。相传唐王东征时来到黑龙江边,正逢白露时节,被敌人围困,外无援兵内无粮草。正当唐王一筹莫展之时,一大臣奏道:何不奏请玉皇大帝,向东海龙王借鱼救饥?玉帝便令东海龙王派一条叫做秃尾巴老李的黑龙带领鲑鱼前来。人马得到鱼吃,力量倍增,于是大获全胜。马原来是不吃鱼的,但架不住鲑鱼美味,可是也只吃鲑鱼,所以后来便把鲑鱼叫作大马鱼,再后来就慢慢的演变成了“大马哈鱼”。“江里生,海里长,江里死”,大马哈鱼的洄游可说是悲壮的旅程,行程几千公里,进入淡水后几十天不再进食,一路上要经过激流瀑布,上有鸟类下有熊狼,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人类的捕捞,能够到达出生地的可说是千里挑一(有报道说0.4%)。大马哈鱼的洄游对于生态有着重要作用,洄游流域沿岸森林中80%的氮都来自海洋,大马哈鱼可说是当地生态的核心枢纽。如果把地球的水系比作人类的血液系统,生物的大迁徙就像是血细胞向身体各部分运输养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大马哈鱼洄游的规模达到什么程度呢,《盛京志》上说:“秋八月自海迎水入口,驱之不去,充积甚厚,土人竟有履鱼背渡江者”。而当地渔民形容“当大马哈鱼洄游进黑龙江里的时候,在鱼群里插根竿子都不会倒下”,“捕鱼网拉起来一半就要割断绳索,不然船都要翻了”。而连续多年的过度捕捞之后,渔民的直观感受就是鱼少了,“有时候一网下去都只有几十条”。罗列一些太平洋鲑鱼捕捞量的数据,俄罗斯年33.2万吨,年37.6万吨,年43.2万吨,年35.3万吨,平均约4千克每尾。阿拉斯加预测今年将有万尾洄游,潜在捕捞量万尾。看起来捕捞数量巨大,但这是相关国家几十年来为维护这一产业付出巨大努力的结果。实行政策包括设立生态保护区,建立人工增殖放流站,设置禁渔期,分配捕捞配额,打击偷猎等。尽管实施了许多政策,仍有研究表明,已观测到某些种类的太平洋鲑鱼种群数量大幅下降,人类活动对于出生地环境的改变导致某些太平洋鲑鱼产卵延后甚至不产卵,造成数量减少。联系到国内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期,就是因为已经到了无鱼可捕的地步。水电站,排放污染,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破坏了栖息地生态环境。海洋中,像日本这样的捕捞大国,则是因为没有可持续的理念。二战后的发展时期,日本的国策是全力捕捞,不管近海远海,有时候甚至开到距离其他国家不足十海里的地方。年联合国通过的海洋法公约规定了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这虽然压缩了日本渔船的作业范围,但仍排名全球前十,超过中国。可是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其他国家的捕捞量稳步提升,只有日本连续下降。这说明其近海范围内捕捞过量,已经破坏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小溪中出生,顺流而下,进入海洋,活动范围遍布北太平洋,经过4-5年成熟后开始洄游,历经千难万险,回到出生的小溪,繁衍后代,然后死去,回归自然,这就是大马哈鱼一生的轮回。先污染破坏,后治理保护,这是人类的轮回。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