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

如何让黄土高原变成绿水青山,造福一方

发布时间:2022/12/1 16:20:52   
北京中科白瘕风是几级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14:35

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居住人口超过1亿人,长期以来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的脆弱,导致农作物不易生长,农民辛苦劳作,收成却很少,生活长期处于低下水平,如何解决这一困扰黄土高原区域发展的问题,成为了一道世界性难题。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如今黄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山变绿了,黄河水也逐渐变清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让黄土高原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黄土高原究竟能不能变成农民的“金山银山”?

3月29日21:30CCTV-2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特别策划“奋斗在科技前沿”专题系列,特别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带来深度解读。

吴普特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我国农业水土工程领域主要学术带头人,担任旱区作物高效用水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他研发出多项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产品,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奖项。他以及学校科研人员的多项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与农业生产,他们的科技成果转化让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该怎样转化才能惠及农民,造福一方呢?吴普特校长为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生动的案例。

吴普特:

黄土高原上的致富梦怎样成真?

在黄土高原大体变绿、黄河水基本变清的同时,能否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靠什么?怎么做的呢?

首先我们的科学家针对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优选出适合于黄土高原生产的作物,比如说玉米、土豆、小杂粮,再通过品种的改良、栽培技术的提高、节水灌溉的技术、水土保持的技术等等来解决这个地区吃饭问题。

这是一个陕单的玉米品种,它是陕西省第一个审定的机械化收获的品种,就是从耕种到收获直接收成籽粒全程机械化。亩产达到多少呢?在黄土高原地区,在陕西的榆林达到亩产公斤。全国现在玉米的平均亩产大概多少?公斤。亩产提高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科技。

还有黄土高原也成为了我们国家马铃薯的重要生产基地,它的面积占到全国的45%;小杂粮也是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它的面积占到全国小杂粮面积的50%,它的平均产量比全国的平均产量还高20%到30%。可能我们经常吃到的土豆就来自黄土高原,也可能我们吃到的莜面、喝到的小米粥也就来源于黄土高原,这就是通过科技有效地解决了黄土高原农业增产的问题。

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农民的增收的问题如何解决呢?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国专家给我们建议,陕西的秦岭北麓是苹果的适宜生长地。经过多少年的实践,秦岭北麓农民把好多苹果树都被挖掉了,为什么?因为实际上它不是苹果的适宜生长区,它是猕猴桃的适宜生长区,这是我们学校科学家研究的结果。那么苹果的适宜生长区在哪儿呢?在黄土高原。年,我们学校就培养出了第一个我们国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秦冠苹果品种。我们学校培养的一些品种包括:瑞阳、瑞雪、秦脆、秦蜜,还有延安红。正是有这一批科学家的引领才使得黄土高原成为目前全球公认的、面积最大的、产量最高的、世界级的苹果产业。那么这样一个生动的案例可以证明:在生态如此脆弱、如此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当黄土高原变绿以后也可以产生世界级的大产业!那是不是黄土高原都适合于种苹果呢?我再讲一个红枣的故事。常言道“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米脂是出美女的地方,在陕北米脂县银州镇孟岔村,这个地区的人民也非常聪明。当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后,农民自发地不愿意种生态林,他们种枣树。因为生态条件相对恶劣,他们想着不如种经济林,还能收“三核桃两枣”的,总得有收成。刚开始他们种的是那种乔木的枣树,树高是五米到七米,一亩地也就能种三十棵到五十棵。我们学校的科学家们帮助它矮化密植,变成树高两米左右,树冠两米左右,株行距3米×2米。这样的话一亩地就可以种株的枣树,就这项技术使它的鲜枣的产量从过去的亩产公斤到公斤,变成亩产公斤到公斤,产量翻了一番。农民是很聪明的,他们把沟道里边的水打到山上去,他觉得灌溉也许能使红枣增产。我们的课题组就告诉他我们可以搞滴灌,甚至再加上一些微喷,可以湿润小气候,让它增产。但是农民一看到滴灌技术,他说你那个“黑管管出水水,还不如后生尿尿”呢。尿尿还是连成线的,你这还是一滴滴的,他就怀疑这滴灌能起作用吗?我就让我们那个学生待在那儿,看看农民们灌了几次,结果他那一年灌了两次,我们装了个水表,农民灌了多少立方水?立方米的水。我们和农民商量,我们能不能给你做滴灌,如果亩产低于公斤产量的话,我们就赔偿,这样农民就接受了这项技术。结果我们设计的灌溉制度灌三次,干旱年份,最干旱的年份灌六次,每次是8.8立方米的水。算下来,即便是灌六次水,也才用了五十多立方米的水,减少了用水量。而产量还增加了,增加得很高,鲜枣亩产量达到了公斤!这一项技术使得当地的农民在节约水资源的前提下没有降低收入,甚至还增加收入,靠的是什么?靠的还是科技。有粮吃了,有水果吃了,还得吃肉,黄土高原能不能产肉呢?

大家看到这是当地的一个品种——秦川牛,这个牛是耕地的。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当用拖拉机耕地的时候牛去干什么呢?它的价值在哪儿体现呢?我们的教授、科学家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终于成功地将役用牛改为肉用牛。结果是什么呢?不管是公牛还是母牛,它的重量都增加了公斤以上,这公斤牛肉算算增收了多少钱?这个牛肉也可以像三文鱼那样吃,把牛肉切片蘸着料生吃,这足以证明它的肉是鲜美的。还有奶山羊的问题,它的出栏率也在大大地提高,包括我们学校研发的、引进的、培育的、改良的莎能奶山羊,也成为黄土高原现在重要的产业之一。

他们的致富法宝是什么?

可能大家会问一个问题,你这些成果是怎么转化的?我们学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探索了一个新的模式,叫“政府推动下的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就是通过在主导产业区建立试验示范站的方式,做给农民看,让农民相信,然后教给农民学,帮着农民干,最终再大面积推广。我们的试验示范站不仅建在陕西、西北、全国,现在还在中亚也建立了四个试验示范站,把我们的技术也在向中亚地区推广,助推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

那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我想让大家看看在树上站着的这个人,他是令人尊敬的教授,他在修剪苹果的树枝,底下站的是农业技术人员。我们的技术就是这样传到田间地头的。

我们再看一张照片,站在那讲课的是我们黄土高原的农民,坐在下面听讲都是大科学家或者是专家学者,在什么地方呢?在美国哈佛大学,在一个国际农业农村技术的一个研讨交流会上,我们的中国农民登上了哈佛大学讲台,去作技术交流,传授我们中国的种苹果的技术,传授他致富的经验,我觉得这是我们中国农民的光荣,是我们中国农民的骄傲!他不仅学会了这样的技术,还在组织更多的农民,成立合作社来推广这样的一个技术,发家致富,推动我们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那农民到底富了没有?我们看看曹谢虎的家,0年他的家庭年收入是元,就是这样一种场景,旧门、土墙。年经过10年的努力,他的家庭年收入达到了4元,增加了00元。年也就是今年,他的家庭年收入达到了50万元。

这张图表明了黄土高原自从年到现在它主要的指标的变化,生态和经济指标的变化,当黄土高原变绿了以后,它的粮食自给率在(上世纪)50年代不到60%,现在达到了多少呢?大约是%,也就是说除了自给以外还略有盈余。人均的国内生产总值,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后增长的速度特别快。还有泥沙,大家看到黄河变清了,那么它到底泥沙,现在减少到多少呢?你看三亿吨以下,甚至个别年份两亿吨以下,甚至一亿吨左右。这就充分证明了总书记的论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4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