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文鱼 >> 三文鱼的习性 >> 大马哈鱼死亡洄游,脂肪耗尽,令人感动网
大马哈鱼俗称鲑鱼,也叫“三文鱼”,后者是英文Salmons的音译名。它是一群体形修长、体高较大、口裂较深,以鱼体背部具一脂鳍为主要特征的鱼类。
它们通常分布于北纬45以北的海里,在北太平洋周边如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支流产卵,孵出的幼鱼沿江顺水入海,先在河口滯留适应后游向鄂霍茨克海、日本海的深水海区栖息。幼鱼在海里生长一直到成鱼。
性成熟后,又回归集聚在黑龙江河口,在此逗留到处暑(9月下旬)前后分批入江,一直延续到9月末。这时鱼体从原来的背部暗绿、腹侧银白色,变为几呈黑色,体侧出现淡紫色横带,进而变为暗色并向腹部延伸,此时腹部和鳍也呈浓黑色了。
与此同时,身体也在变高,头部延长,吻端两领弯曲,颌上长出大牙。雄鱼背部拱起,形成驼背,叫做“婚姻装”。
初期不成群的先锋鱼沿江上溯,随后鱼群增多,遇到拦坝或瀑布时,鱼就愈集愈多,不断地从水中跃起,产生巨大的声浪,同时新的鱼群还在不断涌来,此时可以看到水里都是鱼头和背鳍,河水也因为鱼的相互碰撞而到处是泡沫,好像锅里滚开的水一样。当然这已是半个世纪前的奇观了,如今只能在堪察加或阿拉斯加沿岸人烟稀少的河流和丰鱼年份方可有幸瞻此美景。
进入黑龙江的大马哈鱼,初期精、卵还没完全成熟,嗣后在江里溯河过程中逐渐成熟,这段时间内鱼不摄食,在水的流速为每昼夜68千米的情况下,鱼儿还能上溯47千米,也就是说,每昼夜游千米。
于是海里生活所积累的脂肪、蛋白能量不断消耗,身体逐渐消瘦下来,但生殖腺却继续增长,雌鱼整个体腔都充满着大型的卵粒,使她变得特别笨重臃肿。此时鱼要游上千千米才能到达位于江河支流的产卵场。
此时一条或几条雄鱼伴着一条雌鱼,雄鱼用身体和尾鳍清除淤泥和水草,再用同样方法挖造产卵巢,即深度只有鱼体那么高的浅坑,然后雌鱼伏在坑内开始产卵。卵是分批排出,伏在旁边的雄鱼也开始排精,受精卵通常分成一小堆一小堆摆在巢中,雄鱼再用尾鳍掘起沙砾盖上,形成小丘状,然后再亲自守护几天,以赶走其他游来产卵的鱼和天敌。
经过如此过程,完成历史使命而精疲力竭的亲鱼先后死亡。河水便把这些死鱼顺流冲下,它们或被鸟类啄吃,或被腐解为水中的养分,成为新生的仔、稚鱼的饵料。
至此,短暂的生命在生殖之旅中悲壮地结束了。以致有的科学家把大马哈鱼的生殖洄游称为“死亡洄游”。但在我们人类看来,大马哈鱼的生命无疑是伟大的,因为它是无私的。
大马哈鱼这个家族在太平洋还有马苏大马哈鱼、细鳞大马哈鱼、红大马哈鱼、银大马哈鱼、王大马哈鱼等6种;在北大西洋还有大西洋鲑、硬头鳟等5种。它们的形态大同小异,生态习性相似,历来是富裕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以致人们往往把“三文鱼与“生鱼片”联系在一起。
但生命对大马哈鱼只有一次繁殖的机会,所以在人类大量捕捞的情况下,资源难以为继,于是从百年前欧美国家就开始进行大马哈鱼的人工繁殖放流,并成为一种产业。日本也以每年10亿尾量级的放流量换取了大麻哈渔业的稳定性。我国在近几十年也开展了大马哈鱼的人工放流增殖。
近年北欧掀起了大规模的深海网箱养殖,仅挪威海水网箱养殖产业就高达40多万吨。我国也开展了海、淡水养殖并获得成功。
话题:你认为大马哈鱼“死亡洄游”的行为伟大吗?
#三文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