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

外来虹鳟落户青海,在黄河上游野化扩张

发布时间:2022/8/13 17:41:00   

一提到黄河,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浑浊不堪的水质和濒临枯竭的渔业资源,然而在青海省境内的河段,黄河水却非常清澈,特有的珍稀鱼类资源也非常丰富。

正如老话说的那样,“天下黄河青海清”。青海省境内的黄河干流长公里,占黄河总长度的31%,形成的优良水面足足有75.45万亩,其中有57万亩可以开发成渔业养殖水体。

黄河上游水文示意图

依靠着独特的高山冷水资源,青海省成了全国最大的冷水鱼生产基地之一,每年生产的冷水鱼超过1万吨,稳坐全国鲑鳟鱼养殖的第一把交椅。

以青海省的龙羊峡为例。在年,龙羊峡水库中投放了大大小小个网箱,总共养出了多吨的虹鳟,从这里出水的“三文鱼”占据了全国市场份额的1/3左右。需要说明的是,正宗的三文鱼指的是大西洋鲑,是一种海水鱼,淡水的虹鳟借“三文鱼”之名是为了提高商品价值,多多少少有炒作的嫌疑。

淡水虹鳟

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青海省境内湖泊和河流的自然水温普遍偏低,冷水资源异常丰富。黄河青海段的水温在3~21℃左右,而且常年不封冻,被国内外的渔业专家公认是最适合养殖冷水鱼的地区之一。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美国引进的虹鳟开始“落户”青海,龙羊峡也变成了一个生产性湖泊,成为了当地渔民的“聚宝盆”。资料显示,在年,养殖虹鳟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多达万元,虹鳟的养殖还带动了周边旅游业的发展,农家乐和野生鱼宴成为了非常热门的旅游项目。

虹鳟养殖基地

然而,就是这样一条“财富鱼”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质疑与担忧,质疑的核心问题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第一,网箱养殖会不会污染黄河上游的水质?第二,不少钓友反映,养殖的虹鳟已经逃逸到了黄河干流,这会不会对黄河的土著鱼种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首先来说说网箱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早在几年前,国家就已经禁止在饮用水源地的水库中养殖投食性鱼类,典型的案例就是丹江口水库。事实上,为了改善湖泊、水库的水质,很多地方的养鱼网箱都被强制性拆除,即便是近海的网箱也逐渐转移到了深海和远海。

龙羊峡水库在养殖虹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会产生污染问题,但多年来的水质监测却显示,养鱼带来的污染并不明显。在~年间,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对养殖区和非养殖区的水质进行了横向对比监测,结果却发现两个地区的水质并没有显著差异。

龙羊峡水库

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龙羊峡水库的平均水深多达64米,水库流量大,净化能力强。另外,水库在联合调度时会加大泄洪量,水体交换量大,污染物不容易积累。再有,库区网箱的养殖密度也比较小。按照管理标准,虹鳟的放养密度每立方米不得超过6公斤,带来的环境负荷相对较小。对于另外一个问题,就值得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13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