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

进口三文鱼居然比不过一头猪

发布时间:2022/9/3 20:03:17   

去年年初,在猪肉价格还没飙涨的时候,18元/公斤的批发价,还算称得上是国人餐桌上的平民食材,也就这一年多的光景,猪肉的批发价最高窜到50元/公斤,差不多翻了两倍,虽然今年四月份和五月份连着跌了两个月,却只是微跌,到了40元/公斤,紧跟着六月份马上又开启了涨价模式,让猪肉这种在国内地位仅次于主食的食材离我们“渐行渐远”。

而作为另一个“极端”的三文鱼,却因为最近的“北京疫情事件”不断发酵,仍在风中凌乱,一时间,国内的三文鱼行业“风雨飘摇”,消费者大呼:再也不吃三文鱼!这下可好,一边是曾经的“土得掉渣”的猪肉坐上了火箭,另一边则是作为高端餐饮招牌的三文鱼被疫情“打落尘埃”,看着还挺富有戏剧性,可当我们低头看自己饭碗的时候,却是一阵无奈,悲从中来。

三文鱼跟猪肉不可兼得?

按照现在的状况来看,两者得其一都是有相当难度的。三文鱼作为一款优质的食材,在国际上早就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无奈因为疫情,国际市场萎缩,中国市场又被浇了个透心凉,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还是那种“梅雨”,淅淅沥沥不知道啥时候到头。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居然连进口的高端海鲜都有安全隐患,这可如何是好?而猪肉就是因为在国内太有群众基础,一碰上非洲猪瘟,就趴下了,量起不来,只能价格起来了,而且起来还不是一星半点,直接跟三文鱼接轨了。作为国内的老大难,猪肉给国家带来的麻烦,从来都不会是最后一次。

三文鱼危机

三文鱼作为国内消费升级的的代表海鲜品种,从年到年,经历了年复合增长率20%的快速发展期,而且从年消费总量上来看,国内的8万吨,跟欧洲的万吨和美国的45万吨比起来,差距明显,就更加凸显了国内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对于国外的三文鱼养殖企业来说,中国的黄金发展期还远未结束,可愿望很美好,现实却是非常“残酷”。

土豪国迪拜在沙漠里养出了三文鱼

很多人说,此次三文鱼所遇到的危机,跟年的速生鸡事件有相似性,当时的禽肉市场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可随着“速生鸡”和“六只鸡翅,八只脚的养殖鸡”的传闻不断发酵,给整个行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现如今,禽肉在国内的消费量只是猪肉的三分之一。当然,鸡肉不如猪肉并不单是因为“速生鸡”事件,可类似的事件,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是不容小视的。

三文鱼在国内正处于市场的上升期和培育期,从刚开始的“病毒载体”,到后来陆续爆出的“寄生虫事件”和“药物滥用”都给整个三文鱼产业带来了暴击,一直都跟负面新闻绝缘的三文鱼,这次居然上了头条,而且是接连几天盘踞在头条下不去了。也对,越是“高高在上”的,跌下来就越惨。

挪威三文鱼养殖牧场

6月20日下午,北京市召开疫情防控第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室主任李凤琴表示,目前还没有发现通过食物传播冠状病毒的报道,大家可以放心购买食用进口海鲜产品。说得再明确不过了,三文鱼,只要是正规渠道购买的,都不会有问题,可以放心食用。养殖行业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行业,有弊端在所难免,如果一棍子打死,岂不是要断了人类自己的“食路”?可很多人都抱着宁可信有的态度,并不会听进去。

这能怪谁?怪那些不合规的经销商,在三文鱼的流通和加工环节违规操作?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整个行业只能在寒风中,经历产业升级带来的洗礼。未来的三文鱼产业走现代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的新一轮整合是注定的,有人淘汰,有人做大,产业的阵痛对消费者来说倒不一定是坏事。

猪肉这个老大难

除了养猪的和卖猪肉的,没有人不盼着猪肉价格下跌的。可现实却很难如我们的意。明明非洲猪瘟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明明连万科这样的地产商都已经跑步入场,而且生猪的养殖周期不过就8个月,16个大型养猪企业追加了多亿元的资金,用来扩建猪场,为啥我们到现在还吃不上十几块一斤的猪肉?虽然大型企业跟中小养殖户比起来,在动物疫病防治和成本控制方面优势明显,可问题也显而易见:投资周期长,见效慢,说白了就是光听雷声了,要雨水落下来,还得等一会儿呢。

过去,中国的猪都是在中小养殖户手里养着,三年一个猪周期是很有规律的,因为传导机制非常简单:猪肉价格涨了,猪农们就加大投入,价格跌了,就忙着杀猪清盘,虽然价格也有起伏,可一直都是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底部跟高点也就是50%-60%的差距,所以市场起起落落,大家都还可以承受,也早就见怪不怪了。从去年开始的猪周期,走的就明显不是这个路子了,上来就是接近两倍的涨幅,把大家都整蒙圈了,这还是不是猪肉了?可别跟房子较劲啊!

“异常”涨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在了国内猪肉养殖产业的转型上面。近10年来,国内养殖的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原来的以中小养殖户为主,渐渐过渡到了大型养殖企业等大户手里,原本简单的传导机制,在加入了大企业的投资决策、银行信贷、企业运营管理等诸多复杂因素后,导致直接的后果就是,原来三年的猪周期被拉长了,再加上凶猛的非洲猪瘟,结局早就已经注定。

如果参考美国的猪肉养殖产业,我们不难发现,养猪产业的规模化并不能带来便宜的猪肉和更加稳定的猪肉市场,相反,养殖规模化后,国内猪肉的价格波动反而更加大,每次振幅更是超过了一倍,而且遇到突发情况,就更是如此,此次猪周期,就是在规模化的背景下轰轰烈烈地展开的。

6月初,我国农村农业部网站显示,我国已经暂停大规模进口美国猪肉和大豆,并有1-2万吨的猪肉订单被取消,猪肉不涨价都难,仅仅依靠数量有限的储备肉效果有限。好在现在餐饮业还未大范围恢复,部分工厂和学校也还没有投入运营,多少给猪肉的消耗起到了一定的缓冲效果,猪肉市场的平稳过渡想来问题不大,想要再现去年的疯涨是不大可能的,可我们想在短期内吃到便宜的猪肉却也是暂时无望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4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