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

十分熟牛排引来的异样目光不好意思,吃生肉

发布时间:2023/5/23 22:21:47   

最近,三文鱼成了“热点”,因为这种通常用来生吃的鱼出了点状况——和“新冠”扯上了关系。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三文鱼是新冠的载体,但是却由此引发了另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类似三文鱼这些肉类,生吃真的好吗?

我吃过半生不熟的肉类,就是牛排。那是五六年前的时候了,当时应朋友邀请,一身休闲装的我,来到一个装修豪华又时尚的西餐厅。我们点了几份牛排。服务员先问我:几分熟?我不假思索回答:十分。这两个字,倒是引来邻桌几位身着西装的男士异样目光。氛围似乎有些尴尬,我的朋友们说:要七分熟吧,吃起来鲜嫩一些……

直至如今,这件事仍然让我不解,因为我觉得牛排七分熟非但不好吃而且不卫生,所以,不仅不要七分熟,还应该把牛排切小块点,加点辣椒爆炒十二分熟,这样才更好吃也卫生。

牛排怎么吃?三分熟也好,七分熟也罢,切碎了做成咖喱牛肉饭亦可,这是个人喜好。但从卫生的角度来看,从中国饮食习惯来看,肉类都是烹熟吃才好。

目前,常用来生吃或者半生不熟就吃的肉类主要有牛肉、三文鱼、鳕鱼、北极虾等等。这些肉类半生不熟的吃法通常是外国传入的。就说三文鱼,主要是用来做生鱼片来吃。先是年,日本使用挪威三文鱼做刺身和寿司。而在二十年前,挪威则将挪威三文鱼带入中国市场,吃法自然是效仿日本——刺身。由此,三文鱼做刺身的吃法也开始受到中国消费者们的喜爱。

那么,在引进“刺身”之前,中国人不吃半生不熟的东西吗?开玩笑。事实上我们是生食文化的开拓者!宋朝有一道名菜叫“洗手蟹”,就是全生的螃蟹加调料腌制着吃。孔子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有一个成语叫“金齑玉脍”,这里的“脍”指的就是生鱼片!日本的刺身和寿司,本身是从我们的生食文化演化而来并且发扬光大的。换句说,吃生鱼片是我们玩剩的东西,是糟粕,正宗的传统中华美食,几乎都是烹熟再吃的。

而要说中国吃熟食的历史,那可就太长了。四五十万年前,当北京猿人能用火的时候了,就开始吃熟食了,从而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也让人体得到了进化发展,开启了文明的前奏。

吃熟食,对人类的进化有怎么样的积极意义呢?首先,熟食易于咀嚼和消化,同时又有利于胃酸的分泌,所以说,吃熟食,牙齿就受损就不会太快,胃部的寿命也大大延长了;其次,有利于杀菌。细菌的生存温度往往和宿主差不太多,加热后,生肉所含有的有害细菌被完全杀死。再有,生肉中可能自带有毒物质,这类物质在加热情况下,可能因为蛋白质失活使得毒物失效从而避免人体中毒。最后,熟食更易被身体吸收利用,从而使大脑等得到更好发育,让人类变得更加聪明,也提高了人的体能、免疫力、抗病性等方面。所以说,吃熟食,对进化是有积极意义的。吃熟食,还是文明的基本象征,人类饮食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一次革命。

我们不要被现代的一些流行饮食文化误导了。就说吃牛排这事,像法国、意大利这些饮食文化比较强的国家,传统的牛肉做法跟我们一样,都是炖煮熟再吃的。吃几分熟的牛排,这是近几十年才有的事情。

牛排,大概是先出现在英国的街边小摊中的,英国贵族一开始都不屑吃牛排。但不知怎么的,就慢慢传到美国并且流行开来,而且还分为三、五、七分熟,出现在高档宴会里。在装修豪华的餐厅里,绅士和淑女们,身着干净得体的礼服,胸前系着洁白的餐巾布,右手拿着锋利的餐刀,小心地切割着牛排,左手拿着精美的餐叉将一小块一小块带有血水的牛肉慢慢地送进嘴里,优雅从容地咀嚼。他们称之为——文明。

文明不文明,在健康问题面前,显然不是那么重要。记得很久之前看过一则新闻,国内有位女士很喜欢吃牛排,在菲律宾旅游,常吃半生不熟的牛排。吃得那是津津有味,吃相也很优雅。可是回国后,其下体却爬出了一米多长的牛带绦虫,着实把她本人吓了半死。医生告诉她,这很可能是常吃不熟的牛排所致。

这件新闻,我是记得很清楚的。如果下次再有机会去西餐厅吃牛排,我是万万不敢再吃七分熟牛排了,一定要十分熟的牛排。如果服务员愿意,我还希望他能帮我把牛排切碎点,加点干红辣椒,生姜,大蒜,爆炒十二分熟再吃。毕竟,人间烟火味才是最暖凡人心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7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