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文鱼 >> 三文鱼生活环境 >> 8月24的日料跳楼日后,日料店接下来
据统计,在中国约有家日料店,而经历了8月24日的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后,这些日料店接下来又面临着何种挑战呢?
其实早在8月初的时候,在大众点评上排名在整个中山市前三名的日料店经营者张老板就已经决定把店面转让,这家以高端食材为卖点的日本料理店人均价格将近一千块,算的上是日料行业里的高端店铺了。由此可见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对国内的日料行业多多少少有了负面的影响。
01.高、中、低端店铺均受影响自日本排放核污水后,我国就严禁使用日本水产品制作餐食,同时市场监管总局加强进口水产品安全抽检。以“食材全部进口自日本”的高端日料店曾经以航空运输从日本进口的海胆和金枪鱼等高级食材为卖点,而往后则面临着失去卖点的问题,在经历过日本排放核废水事件后,高端日料店曾经的卖点成了现如今的风险。
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中国是日本水产品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年,有亿日元(约合43.4亿人民币)的日本水产品出口到中国大陆,占比22.5%。此外,还有亿日元(约合37.6亿人民币)和亿日元(约合17.2亿人民币)的日本水产品出口到香港和台湾。
而对于平价日料店铺来说,原料的问题似乎并不像高端店铺那样如此受影响。例如日式拉面店、寿司店、烧鸟店中采用的食材大多都是国产,比如鳗鱼通常来自于福建的养殖场,烧鸟店食材也以中国产鸡肉为主,甚至三文鱼也主要来源于挪威和智利。消费者关心的食品安全没有问题,那么此次日本排放核废水事件对于平价日料店的冲击就较小。
只是不论是高端日料店还是平价日料店如今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大多数消费者在经由这次的核废水事件后,主动消费日料的欲望会极大程度上减少。日料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是生活必需品,在消费情绪消极的情况下,日料更是成了能不吃就不吃,不管食材有没有问题,民族情怀使然让许多消费者放弃了选择日料。
02.没有日本食材,日料店的食材依旧丰富在昨天日本排放核废水事件后,许多日料品牌就已经开始针对食材进行回应。
“日后将不再选用日本食材”
“目前店里几乎已经不再销售日本食材,大多用俄罗斯周边海域或者韩国、东南亚等海域出产的食材代替。”
“目前金枪鱼改为西班牙等地进口,白身鱼则采用国产。”
“比如生蚝是法国来的,三文鱼是从法罗群岛来的,牛肉用的是澳洲和牛……”
实际上对于大多普通消费者而言,只要能够保证食材安全,食材到底是来自何方产地来说其实并不太重要。来自俄罗斯的海胆吃起来和日本的口味大差不差,福建的鱿鱼和斑节虾吃起来绝对可以替代日本海鲜。
当餐桌上没有来自日本的食材后,对于市场也是个重新洗牌的机会,更多产地的食材进入到消费者眼中后,原先被赋予特殊意义的“日本进口”食材还会有光环吗?结果可想而知。
03.日料未来可能越发本土化?其实大多数异域美食在进入国内后就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本土化,根据国人的口味进行过改良,使之更加符合国人的胃口,日料也不例外。但在改良的同时,日料依旧保留了很多原本的面貌。
日料本就是一种极其以来原材料的餐品,尤其日料的各种刺身便是通过各式各样的简单手法来还原出食材的本味。而如今日料店采用国产食材和其他产地食材已成大势所趋,而日料的口味自然也会根据食材的变化来进行改进。
例如产自大西洋的蓝鳍金枪鱼和日本长崎金枪鱼相比的“筋感”会更突出,油脂也不够丰富,需要花更多时间排酸、熟成。采用山东的和牛、福建的鱿鱼后,这些国产的食材自然而然会因为要贴合消费者的口味,从而逐渐变得更加本土化。
从食材到制作方式,日料店未来的本土化是可以看得到的,同时为了挽回日料经由日本排放核污水收到的口碑重创,未来的本土化趋势将会越发明显。
不论高端日料还是平价日料,在这次的风波中都受到了创伤,但日后发展的道路还很长,最紧要的事情是重塑消费信心,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才是经历过风波后所有日料从业者需要做的。
参考资料:1、《日本水产品成为众矢之的,日料店还好吗?》,餐企老板内参2、《日料还能吃么?》,央视网3、《核废水风波中的中国高级日料店》,一大口美食榜·文内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